来源:互联网
2023-05-21 20:09:40
倡导生态文明,发展绿色科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,人均资源份额在世界各国中处于较低水平;与此同时,中国的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成反比关系。
很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少、环境恶劣、发展困难的中西部地区,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,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。
这些现实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道路,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忽视生态环境保护。
(资料图)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,但经济繁荣也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深度污染的代价。
资料显示,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产值,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.3倍,德国的7.7倍,日本的11.5倍。
因此,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,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,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,强调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,科学处理地区之间、城乡之间、经济与社会之间、人与自然之间、国外与国内之间的关系。
笔者认为,科学发展观也是以生态系统规律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发展观。
落实好科学发展观,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,让全体公民用生态价值观来引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。
其次,大力发展科技,构建绿色科技体系,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;第三,将绿色技术引入经济,实现经济、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。
发展绿色科技是引导生态意识进入生产体系的桥梁,从而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两难问题,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。
发展绿色科技,必须正确认识绿色科技。
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“3360先行”。
绿色科技要求各种科学技术和各种科技活动的发展符合生态方向。
生态价值观是科技工作的基本理念,每个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都应该恪守这一信念。
也就是说,在农业、畜牧业、冶金、建筑、化工、交通运输、制造业等行业发展科技时,既要看到其经济价值,也要看到其生态效应,尽量杜绝各行业滥用有经济价值但无生态意义的科技成果。
第二,绿色科技是为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,有利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应用。
绿色科技可以分为两类:3360。
第一,科技保护生态环境,即危害生态环境的因素已经存在。
发展这类科技的目的是抑制和减少其危害,如防沙治沙技术、病虫害防治技术、污水处理技术、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、医疗技术等。
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技术,如稀有资源替代技术、多功能技术、高效节能技术、新材料和新能源研发技术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、清洁生产技术、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。
第三,生物技术成为绿色技术的主体。
主要有生物高新技术,如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基础的医学、药学、农业等高新技术;传统生物技术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